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博士求职简历小木虫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博士求职简历小木虫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就应该给有能力者,更大的施展空间,发挥其最大作用。
我们不要认为人家年纪轻轻,就是靠关系上位的。这是大学教授,不是在政府部门上班,没有学历,没有实力,没有能力,我相信校长也不敢让她担任博导的。
例如:电子科技大学的刘明贞,重庆人,28岁,是从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毕业的双博士学位,现在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女院长。
我们就是希望有十万个,百万个的留学生学成归来,为我们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。
谢邀。网上除了惊叹之外,很多人争议的焦点是为什么90后可以成为教授?中间的流程是不是合规?其实一旦破格就会引起这种讨论。
那么,对人才有没有必要破格?
答案显然是肯定的。我们来看看1948年的一个故事:北京大学东语系迎来了一位新教授,工作人员在他的简历表格里惊讶地发现,他填的学历竟然只是“安徽寿县第一小学毕业”,这个小学学历的北大教授,就是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。所以学历、海外经历这些外在的都不能成为框框,实力才是重点。
说到实力,1994出生的李晟曼这么年轻就已经发表了两篇Nature子刊。Nature子刊有多厉害,举一个网友评论可以很好印证:对学者来说,发一篇难度相当于高考竞争最激烈的河南省出一位高考状元。李晟曼的这个实力是没什么可说的。多少海外经历无数年依旧颗粒无收的比比皆是,实力为王才是正道。
不拘一格降人才,才能有大才!
90后女博士李晟曼成大学副教授体现了我国对科技人才的重视,说明在科技领域,能力比资历重要,这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是一个好消息,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,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。
在我们的印象中,科学家应该都是白胡子老爷爷的样子,这实在是一个误解。其实科学家出成绩的时候大都是在精力旺盛的青壮年。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两弹元勋钱学森,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。36岁就已经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。
中国最年轻的教授是刘路,22岁时被中南大学破格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,并获得100万元奖金。他因破解世界难题“西塔潘猜想”而被冠以“小陈景润”。
与他相比,26岁工学女博士李晟曼被评上副教授已经算晚了。
李晟曼专注纳米材料生长、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、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。在具有世界影响的Nature Materials、Nature Nanotechnology、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。她是我国目前急缺的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,被评上副教授是对她能力的肯定,可谓是实至名归。
中国的行业里普遍存在一种论资排辈的思想,年轻人要想出头得一点一点熬资历。因为年轻,就没有好的待遇,就申请不到项目,拿不到研究经费。很多年轻人看不到希望,导致大量科研人才流失。比如清华北大留学生出国后很多不再回国,中科院研究生近百人集体辞职等。如果给他们提高待遇,改善环境,他们也许会选择留下来为国效力。
湖南大学评聘年轻博士为副教授、博导,体现了一种“破局”的勇气。科技是需要创新与活力的,从华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,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对一个企业和国家有多么重要。在中国崛起的关键时期,我们应该打破一切陈规陋习。科研领域,就该是能力为先。有能力的人才,就该破格提拔,给他们最好的待遇和环境。华为年薪200万招聘“天才少年”就是要“千金买马骨”,让有能力的年轻人看到希望,勇往直前。
希望李晟曼能在自己新的工作岗位上尽快做出成绩,回报湖南大学的知遇之恩。也能打消公众对她的质疑,让更多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看到希望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博士求职简历小木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博士求职简历小木虫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